8月15日,刚结束南京抗战胜利研讨会,王选即匆匆赶赴北京,出席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活动。在欢乐的人们面前,她却高兴不起来,因为,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同胞的索赔尚未了结;因为,这场跨国正义官司的调查之路正在艰难进行。
就在此前的8月5日,王选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告知,她正准备向荷兰海牙国际法庭上诉,58岁的斗士脸上,一如既往地写满了勇敢、坚毅和不屈。但与本报2002年4月4日刊登的王选照片相比,增添了不少奔波的沧桑。
1995年正在日本留学的王选,得知国内尚有不少同胞深受日军细菌战创伤,仅家乡义乌崇山村,就有405人死于细菌战,更多乡亲留下了终身残疾,在金华、衢州等地,受害者更是不计其数,而这些受害同胞,至今尚未得到赔偿。于是,她毅然走上了对日诉讼索赔的艰难道路,15年来,她带着一大群满身创伤的老人,40多次走上法庭,起诉侵华日军的罪行,迫使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首次以法律形式,承认在中国发动和使用细菌武器的事实,遗憾的是,2007年,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却收到了终审败诉的判决。
但她并未因此止步,这几年,她继续马不停蹄地辗转全国各地,陪同国际友人对幸存的细菌战受害者展开调查,整理奔走大江南北搜集的调查材料。她相信,接下来,荷兰海牙国际法庭官司一定能胜诉,世界人民一定能倾听到她的正义呐喊。
倔强王选之举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,2002年“感动中国年度人物”授予她的颁奖辞,可能是对她多年正义之路最好的褒奖:“她用柔弱的肩膀担负起历史的使命,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,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真相。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,更是告诉世界,该如何面对伤害、面对耻辱、面对谎言、面对罪恶。”
本报记者 邵全海 摄影报道
|
|
|